2019年4月號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張振華監督
我們常聽到有人說,基督徒要關注的是「Being」,而不單單是「Doing」。「Being」是存在,「Doing」是手作,即我們要更多關注我們「要怎樣存在」多於我們「手所作的事」。對於這種說法,聽眾們都有自己的解說(reader response),我嘗試用自己的解說和大家分享。
「Doing」是一種行為,在行為之先應該是有一套價值觀,有價值判斷就產生取捨,我們會因著A事情的價值高於BCDE,於是在行為上就選取了A的價值行為,而不採用BCDE的行為。設個例子,如果我們認為考試分數高低的價值「高於」一點一滴積累而得到的學養,我們很自然地在面對語文科考試時,就會用數年時間來讀「雞精書」,而不會好好讀《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林語堂和錢鍾書的作品。有考試就有「考試攻略」,試卷是人為的事,人為的事自然「有路可尋」,攻略的確會慢慢變成祕笈,能幫助人更有效地考取高分。另一方面,勤讀好書是一種澆灌栽種式的成長,它的目的不是專注於考試,而是治學的態度。考試是突然切入式的,要在某年某月某日公開考試;治學則是長遠累積的,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也要面對考試,但因為在取捨上放棄了為得高分而讀「雞精書」,相比之下,考試的成績往往不會特別優異。
當然,以上所說的是一個類比的推演,而不是說現時考獲高分的同學都是採用「攻略」而放棄治學。也真的有很多人天分高,能將攻略和治學共冶一爐。但本文的重點是指出人很容易選取了「Doing」,放棄了自己真真正正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Being)。
「Being」是「成為」,to be or not to be(在這裡我且表達為:「想成為甚麼樣的人」或者「不想成為甚麼樣的人」)。Being最基本的問題是「你想成為甚麼樣的人」?其實,讀攻略的人也是Being,只是他想得高分,又不想沒有把握,於是就讀「雞精書」;但他這樣做,就不能踏上正氣治學之路,並且在路途中,就只能與那些同樣想走捷徑的人一起,想成為真正有能力的人並不會和這類人一起學習。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其他人是清清楚楚知道的。所以,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同時也要思想自己不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要清清楚楚面對自己,若要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就一定要實實在在地做事,正視自己的優點和劣根性,能修正,能改過,永遠光明磊落,行正道。成為上帝的僕人就是操練自己成為一個不亢不卑、不斷學習、忠於上帝、滿心仁愛、優雅從容的人。這種Being不用聲嘶力竭,也會有羊群跟從。
以上分享是我在二零一九年一月二十五日與本會十多位神學生見面後,想給他們的一些勉勵,也同時勉勵自己和大家。
1 源出於莎士比亞作品《哈姆雷特》,原意是生存或死去、抗爭或懦弱;現借以「存在主義」的語意來表達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