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號神學——學神張振華監督
“以八百字的篇幅,很難從一個理論層面來論說學習神學的歷程,反而想分享一下自己見過的事情,對人對己也是一種幫助。
首先,讀神學的精髓不是單獨的掌握知識,但現時很普遍以為讀神學是學到一套知識,令到學生以為掌握了不同理論、系統排列有關聖經的知識就是讀神學的目標,這是歪路,不是不好,而是走歪了路。
讀神學的重點是更新自己,這種更新不是知識增多,就以為自己更新了,這只是增廣了見聞,和真正的生命更新沒有必然關係。眼見部分同學在增多知識之後,的確在知識海洋前是謙卑了,但在對他人的態度上卻因為學識多了,就更加自負自我。讀其他實用專科,如醫科、建築等科目,增多知識會加強技能,這的確可加強自己;而讀神學的專業應該是藉著不同學科,修練自己成為傳揚福音的一個僕人,加強自己將信仰知識轉化為僕人的內涵,這是重點。
僕人有兩種特質要在讀神學階段打好基礎,一是忍耐,二是上進。這兩方面都不是知識系統的,而是信念和存在的突破。換句話說,我要用所涉獵的科目:舊約、新約、信條、教會觀、佈道學、希伯來文等等學科,操練自己靠著上帝的力量,加強對自己及對人對事的忍耐;這種忍耐並不是負面的,而是充滿動力、盼望,並能祝福他人。坊間說的忍耐通常是人文主義的「自我克制」,但讀神學的忍耐,卻是信仰的、創造的、終末的、救贖的,這些都要從神學院不同學科中熬煉出來。另外是上進,就是從不同科目培育自己對福音有追求和實踐的心志,永不熄滅,永不減退,只會迎難而上;這種上進是一種存在主義,意即你上進,所以你存在。你要讓神學訓練到自己就是上進,別人看見你,可以看到信仰的、創造的、終末的、救贖的上進。
反過來說,如果作為一個神學畢業的傳道人,啊!原來對人、對持不同意見的人、對失信於自己的人、對達成一件事的過程欠缺忍耐包容,很快就埋怨、苦毒,那怎辦?而最可惡的,是不求長進,在首十年的牧職路途中如果只求自己的喜好,自己的喜惡就等於上進,那麼十年之後,因為你不善於上進,所以一切上帝為你而設的生路和契機,你都全部看不到,結果就一直做三十五歲那一天做的事,做到六十五歲;三十年以來,只做著同一套循環的事情。忍耐和上進都是修身齊家的道理,但要帶著信仰的、創造的、終末的、救贖的忍耐和上進,就必定要在神學院用上三、四年來打好基礎。
和你一起學習的張振華謹誌。”